【未來力、想像力跟創造力】
彼德杜拉克曾說:「想像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以這個邏輯所寫下的公式就是:「未來 = 想像 + 創新 + 執行」。
政大校長、知名策略學者吳思華認為,未來力包含對未來的想像、分析與實踐。
未來學認為,未來是「尚未發生的全部」,包含了所有的可能;
所有可能的明天的組合;所有潛在的或可能的現在。
未來是未發生的、可規劃的、可伸張自由意志的、是積極的。
創意實驗室一直想問的是,未來可能長什麼樣子?
但我們更想知道,學生應該又什麼樣的能力,才能活在未來?
因此,創意實驗室邀請你,一起來讀書,一起來看影片,一起來做事情,
一起大膽假設,小心實驗!
下面是我們推薦的幾本書,也歡迎你推薦書給我們,直接留言就可以囉!
我們將書的方向定了六大主題,分別是:
- 思考未來的方法:未來的哲學觀、價值觀、計畫未來、預測未來的方法
- 永續與綠色地球:人口、環境資源、交通運輸、糧食、太空與科技、健康、生物學
- 生活、文化與創意:城市、藝術、工藝、創造力、生活模式、生涯發展
- 社會脈絡:教育、社會與趨勢、經濟、犯罪
- 資訊流通:通訊、資訊時代、web 2.0
- 社群的轉變:領導、政府、工作職場、企業管理、國際關係
【思考未來的方法】
- Edward Cornish. (2004). Futur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uture. Bethesda, MD: World Future Society.
- 數位時代第195期,趨勢100。2010/08/01發行。http://goo.gl/vK6A
- Tom Kelley (2008)。決定未來的10種人。林茂昌譯。台北:大塊文化。
- 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http://www.ted.com/
- Matthew B. Crawford (2010)。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通往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與趨勢。林茂昌譯。台北:大塊文化。
- Rollo May (2001)。創造的勇氣。傅佩榮譯。台北:立緒。
如果本書所講的「有創造力的活動,來自人類面對限制時所作的搏鬥」此一說法能成立,那麼能不能突破限制就成為一件需要勇氣的事件。 這本書立基於心理學和哲學,探討「勇氣」在創造力/創造活動所扮演的角色。這個探討方向,把「創造」此一看似高遠的課題拉近到日常語言中的「勇氣」的角度來探討,而後在讀者心中製造一種「只要我夠勇敢就可以創新」的激勵作用——就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其實有勵志書籍的效果。
未來,不管是我們想促成的未來,或者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未來,恐怕我們都需要有大量的勇氣才有辦法不是逃避,而是承擔。 閱讀此書作為面對未來此一課提題時的哲學力量來源。
【永續與綠色地球】
- Annie Leonard (2010)。東西的故事。吳恬綾、黃亭睿譯。台北:時報。http://www.storyofstuff.com/
- Gunter Pauli (2010)。藍色革命:愛地球的100個商業創新。洪慧芳譯。台北:天下雜誌。
- Paul Hawken (2008)。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黃維明譯。台北:野人。
此書所提到的宏觀觀點、故事,未必能立即引發某些應用,但很具啟發性;書末所附的關鍵詞很有參考價值。
【生活、文化與創意】
- 大小創意。http://dxmonline.com/html/
- 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http://www.ted.com/
- 大前研一 (2006)。OFF學──會玩,才會成功。陳柏誠譯。台北:天下雜誌。
- Alain de Botton (2007)。幸福建築。陳信宏譯,台北:先覺。
此書的本意在於探討如何可以使倫敦/英國的建築更讓使用者覺得幸福,不過其中觀點很多可以通用於台灣。為了創新,很多政府機構可能會想要蓋新的建築。但怎樣的建築是可以讓人幸福的? 這本書從視覺心理學開始,用一個使用者兼文學家的角度進入建築此一專業課題,使得任何一位曾經對於醜陋的建築發出感慨的普通讀者心有戚戚焉。
書末這一小段話應該就夠打動你:「對建築最嚴厲的控訴,就是我們看到推土機前來整地之時所感到的憂傷,因為我們的愁緒主要不是來自於對開發行為本身的厭惡,而是因為我們認為即將興建的建築總是太過醜陋。」
- 奧修 (2001)。創造力:釋放你內在力量。台北:生命潛能。
是的,本書作者為New Age大師,奧修(Osho),但先不要因為New Age惹你討厭而避開這本書。 光是這本書的重要精神就足夠吸引我去讀它:「人類已來到十字路口。過去我們以單一向度的方式過生活,如今已筋疲力竭了。現在需要的是一種更豐富的人類,三重向度的人類。我稱它為三個 C:第一個C是意識(Consciousness),第二個C是慈悲(compassion),第三個C是創造力(Creativity)。」他談到了創造力。)從上述基本精神出發,奧修談到展現創造力的阻礙、展現原創的關鍵,以及生命的終極意義,啊,我得說,對於沒有特定信仰的人來說,這本書具備了接近宗教的指引作用。
【社會脈絡】
- 陳建志 (2008)。未來感。台北:聯合文學。
- Arjun Appadurai (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鄭義愷譯。台北:群學。
- 李曉雯、許雲傑 (2010)。沒有教科書:給孩子無限可能的澳洲教育。台北:木馬文化。
【資訊流通】
【社群的轉變】
- George Friedman (2009)。未來一百年大預測。吳孟儒、林曉芳、黃思瑜、楊彝安譯。台北:木馬。
- John Elkington & Pamela Hartigan (2010)。1個理想╳10種創新=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廖建容譯。台北:天下文化。
Last Updated: 20101026
0 comment(s) to... “The way of reading: 創意實驗室推薦書單”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