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Jonathan Larson致敬,《吉屋出租》小劇院之夜。
講師 廖曉佩
《吉屋出租》無疑是百老匯裡最後歡迎音樂劇之一,自1996年百老匯上映,整齣劇於2008年九月七日落幕,長達12年演出紀錄,使《Rent》位居百老匯上映時間最長榜單上的第八名,還記得《Rent》最知名的主題曲《Season of Love》裡唱的: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of life? 時間對Jonathan Larson無疑是短暫的,在《Rent》百老匯首映前晚,Jonathan Larson突然逝世,從沒有機會正式看到自己的創作結晶在舞台上發光,也沒有機會知道《Rent》的詞曲、故事、精神如何感動後世的人。
此劇緣起於劇作家 Billy Aronson 改編普契尼歌劇的《波希米亞人》,故事描述一群生活在紐約東村的年輕人,過著波西米亞生活,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掙扎,為了夢想,無力支付房租、暖氣和電力,對於周遭生活環境即將被大財團改變,卻無能為力,但緊緊抓住彼此僅存的友情、愛情,不管同性、異性、毒癮、愛滋病,他們大聲歌唱,拍片、搞抗爭、用力歌舞揮灑人生。
10月13日起,音樂劇小劇院開場,繼前兩週音樂劇大雜燴經典介紹,由講師廖曉佩精細解讀音樂劇的始末,相信參與同學對音樂劇的來龍去脈有了更廣泛的了解。
音樂劇精選片單上第一部,是音樂劇經典大師史蒂芬桑坦的大作之一《拜訪森林》,《拜訪森林》曾在音樂劇大獎東尼獎裡擊敗《歌劇魅影》奪下「最佳劇本」、「最佳詞曲」,故事內容像是史瑞克的音樂劇版,創作動機緣起於史蒂芬桑坦與導演詹姆斯拉派兩人突然興起重讀童話故事的想法,還原童話、重塑童話,將格林童話裡我們所熟悉的傑克與魔豆、灰姑娘、長髮姑娘、小紅帽,融入同個劇本中,藉由這些我們熟悉的童話巨星,道出令人驚艷,時而幽默,時而嚴肅的故事大道理,搭配絕頂詞曲,他們創造全新的歌舞童話故事,讓父母用歌頌的方式為孩子們道出床邊故事。
未來幾周,創意實驗室音樂劇小劇院還有更多不容錯過的音樂劇,包括:《吉屋出租》、《四月望雨》、《貓》、《鐘樓怪人》,其中,《貓》與《鐘樓怪人》更有講師廖曉佩帶領導讀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請參閱創意實驗室部落格或音樂劇工作坊節目表。
有任何疑問 請洽分機 62603